应城市4400余名村民过河不再困难
应城半北江渡轮载着4400多名村民过江。自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以来,艾成先生倡导解决群众出行困难问题,筹集资金,开展实践活动,有效解决了设施破旧、渡口破旧、旧渡口景观杂乱的问题。
关注人们“消除拥堵点”的呼声,打造“移动的十字路口”。针对公众反映的“出行难、轮候时间长、老船隐患、票价高”等关切,专门班子与海湾集团进行两次深度走访交流,收集意见76条,力求凝聚高管与公众的共识。我们将进行联合调查,重新获得该渡轮的经营权,并做出购买新船的明智决定。为响应公众号针对新船安全、航行影响、旧船处置、老船工分配等问题,党员干部多次上门座谈,解疑释惑,根据民意制定方案,按照政策落实老船工公益性就业安置。
重点将是为“解决挑战”和实现“安全过渡”提供资金。在面临资金压力的同时,公司积极寻求上级项目支持,成功申报省级“美丽乡村渡口”项目。批准省级专项资金80万元,市级个人知识补助和奖励资金13万元,综合各项资金共计170万元以上。同时,通过预算优化和竞争性谈判,重点推进渡轮改造、海堤加固、安全加固等安全项目。完善设施,精打细算,减少费用30万元。通过资金精准投入,旧渡口全面更换,新建楼梯栏杆和候车区,木板道加固,新增600多米网状安保工程,有效筑牢了安全保障基础。
珍视经验,“补短板”,打造“美丽渡轮”。提高舒适度和形象,实施景观改善工程。重新种植垂柳、元红杉等300多棵景观树木,加强绿化。我规划了独特的地貌,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艺术融为一体,将湖区的特色和文化遗产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将打造“渡口文化公园”,增设休息座椅和观景平台,把候船时间变成短暂的休息和风景观赏体验,开展将轮渡迭代升级为多功能“轮渡+公园”空间。跟团游价格较之前下降了40%,平均等待时间由原来的30多分钟变为随时可用。人们反映它“更方便、更便宜、更舒适”。 (通讯员:轩轩、杨希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