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评论 |最新的假期消费模式清楚地证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增长潜力。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国庆八天长假期间,中国市场繁荣,多种消费新模式涌现,凸显中国经济持续向服务、消费、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充分体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韧性和潜力。
中国国庆假期恰逢中秋节,10月1日至8日,全国举办文化活动1.2万余场,接待游客约24.3亿人次。
尽管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新的消费趋势正在蓄势待发。圣诞节消费不仅仅是购物,还提供了丰富体验和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机会。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中国旅游行业尝试正在从简单的旅游演变为深度的文化沉浸。当前人们对“国潮”或“中国风”文化体验的热度日益高涨,今年假期推出的一批非遗项目和沉浸式博物馆展览满足了这一需求。旅行越来越多地是为了感受、学习和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目的是促进更广泛的文化理解和丰富人们的视野。
这一新趋势的出现得到了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的支持。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增强型服务消费正逐渐成为中国的消费引擎。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上年增长9.8%。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纯朴与宁静,也越来越受欢迎。拉尔。小城镇风景如画的地方也增添了它们的魅力。
体育赛事体验式消费正在成为消费新亮点。北京举行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吸引了热情的观众,当地的足球锦标赛和乡村篮球锦标赛继续推动当地的门票旅游业。越来越多的人在健身房度过假期,通过跑步、骑自行车和游泳等活动来锻炼身体。
出行和旅游变得更加智能化、科技化,有力推动消费新趋势。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融入行业,游客可以在几分钟内预订门票并获得旅行建议。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技术等技术,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热门景点的游客可以与历史人物“对话”,与文物互动,进入古老的世界。画作变得栩栩如生。
假期期间,浙江省推出低空经停服务,让游客乘坐直升机欣赏秋日美景。与此同时,在购物中心,配备人工智能的电器在注重潮流的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中名列前茅。
这些趋势清楚地表明了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威力。这些反映了中国消费的持续改善,特别是在对国民幸福和个人成就的加速追求的支持下。
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通过结构性改革,构建消费驱动、创新驱动的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此背景下,扩大内需、通过创新提高生产力对于维持这一势头非常重要。
据官方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品增加。同比增长5%,服务消费增长更快,达到5.3%。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巨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不难看出,未来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验的需求将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