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网络文明宣传月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徐芳、谭景天)10月11日,2025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宣传月开幕式上,揭晓了湖北省网络文明建设创新实践获奖名单。
近年来,湖北省不断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在各项挑战中取得显著成效。湖北省网络文明建设涉及领域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实践成果优良、影响广泛。
它涵盖了多种场景,编织了一张详细的文明建设之网。湖北省建设网络文明的创新实践范例涵盖理论创新、国家统一、科普机械科学、传播法律、防震减灾、传播医学知识等多个领域。、文明修复保卫战、荆州优秀人才搜寻和荆州文化普及,实现网络文明建设与网络社会各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 《这就是理论》首次“社科专家深入基层,实地讲解理论”,让党的创新理论“跳进寻常百姓家”。湖北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用光与影的名字唱响战歌,传递湖北天气的好声音……从思想引导到公务员服务,从文化传承到应急科普,事件内容全面,既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热点,又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网络文明。构建建设体系,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n 通过各种场景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有效提升网络文明建设的范围和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创造了新的传播范式。同样在呈现形式上,也不乏充分利用技术能力和文化元素创作出极具创新性的传播作品的案例。 AI虚拟主播“井小健”将以检察官与公众对话、案例讲解等形式,让法律传播变得更加有趣、互动。具有知识产权的地震防灾科普“小真真”以其可爱的数字图像、生动的科普内容,成为传播防灾知识的重要抓手。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环”荆门系列微讲道内容率湖北大鼓、快板、凉山曲、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长向阳城》采用新闻漫画原创手绘和艺术表达,助你引领线上思维。 《九凤秀荆楚》探索戏曲传播的数字化创新。这些新的传播范式既有科技感又不失文化温暖,有效增强了网络文明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注重实效,彰显文明实践价值。从成效看,在思想导向、公共管理、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例子不胜枚举。 “2024铸魂英雄扫墓纪念活动”超过1600万人次参与线上追悼会,在网络空间传播缅怀英雄烈士精神。 AI树洞救援行动利用科技的力量六年内干预了 6000 多起自杀案件。汉阳区服务建设志愿者数字化赋能,培训志愿者52.71万人,形成“一城半城志愿者”浓厚氛围,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率。巴东“周五直播”平台已组建近百人的直播团队,以线上直播为起家,20场直播收入已达近千万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打破地域限制,扩大文明影响力。好榜样不仅在全省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而且超越地域和国界,让湖北文明的声音响彻全国乃至世界。 《中国共产党史》中英文发行,阅读量超过154.1万次在线,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和湖北历史的重要手段。七年来,湖北汽车工业研究院走访全国30多个省市,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地295处,建成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这些案例中,以互联网为纽带,打破空间壁垒,湖北网络文明建设成果走出湖北,延伸到全国和世界,持续扩大湖北文明品牌的辐射力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