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树枝到你的手!鄂州打造“全球贸易”双引擎

一大早,刚从越南果园采摘的金枕榴莲经过分拣包装,乘飞机抵达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来自印度的冰鲜鲳鱼也于10月17日落地,通过海关“机场提货”模式快速通关,次日即可登上全国各地餐桌。
这种极速的“支到家”链接,正在通过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和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协同运营来实现。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它不仅将适时改写生鲜贸易规则,还将重构中国内陆开放格局。
从树枝到手中,速度决定了新鲜度和价值。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天气在几个小时内变缓。机场创新的“空对空转机”模式将最短国际转机时间缩短至 4 小时(完整登机)和 6 小时(拆箱)。整板运输成本降低至每公斤0.2元,比传统方式降低60%。来自印度的冰鲜鲳鱼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空运,比传统海运节省约10天时间,最大程度保证了鱼的新鲜度。
“我们公司不做陆运、海运,而是专注于空运。”现场代表这样解释差异化竞争策略。每个集装箱装载18吨榴莲,省去所有中间环节,做到“连夜直播卸货送达”。
效率的背后在于系统支撑。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实行“7×24小时”通关和“直提/机坪直装”。 10余项改进加速,通关流程平均缩短30%以上,通关效率领先ng在国内。截至10月,机场已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9条,打造连接1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49个国际枢纽城市的航线,形成“一夜达全国、次日通世界”的物流网络。
这场物流革命正在不断扩大其范围。从挪威的三文鱼、越南的榴莲、印度的冰鲜鲳鱼,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不断扩大新鲜进口农产品的选择。今年,通过机场进口三文鱼、波士顿龙虾和多利亚龙虾、青蟹等1.4万吨以上,同比分别增长753.0%、488.7%、383.7%和442.9%。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不仅是物流枢纽,更是与跨境电商产业园深度融合的“价值引擎”。 2025年前三季度机场汽车世邮吞吐量突破108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国际货邮量36万吨,比上年增长138%,直接拉动湖北外贸增长6.1个百分点。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货运需求,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不断提升配套能力。今年3月,南方地区第二个国际货运站投入运营,提供高效、一站式通关服务。北区智能公共国际货运站项目6月开工建设。到2026年初,机场的货运和邮件处理能力预计将增至170万吨。 8月,中国东方物流华中生鲜港及医疗岛项目开工建设。年产2万吨的三文鱼养殖场将于年底建成。 Fish加工厂。
这种“机场+园区”的协同模式,形成了“物流、贸易、加工”的全链条生态。机场海关物流中心、冷藏水果、海鲜进境等五类定点监管基地投入运行,为生鲜食品进口提供实体支撑。在PA工业世界的直播间里,国外主播使用多种语言向世界各地的客户推销产品,数据处理中心实时分析各个国家的市场需求。
产业集聚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机场周边已建设总投资225亿元的产业项目,中康众盛等5个产业园已建成投入运营。截至目前,该产业园已吸引企业入驻300多家,业务规模超过3.3亿美元。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高效流通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也彻底改变了消费观念。在跨境电商产业园直播间,泰国榴莲、挪威三文鱼、印度鲳鱼等全球生鲜食品通过“日落”直播模式送到全国消费者手中,创下日均生鲜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记录。这种“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的模式让消费者从“吃你有的”转向“吃你有的”。
“我们曾经记录过‘半城山水满城,满城诗意’的鄂州风光,今天我们要通过电商让全世界尝到这里的特产。”参加“青年为祖国发声”活动的青年代表纷纷表达了这一变化的深刻重要性。 10月16日活动现场,21家企业正式签约入驻产业园rk,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这一物流体系也为中国特色农产品“出口”做出了贡献。
武昌鱼、梁子湖大闸蟹等鄂州特色产品现在可以通过花湖国际机场的物流网络和园区的电商平台快速运往国内乃至全球市场。
支持这一转变的是我们不断扩大的全球网络。 2025年,花湖国际机场计划新开18条国际货运航线,包括巴黎、奥斯陆等城市。 “鄂州-迈阿密-深圳”航线的开通,建立了连接内陆地区、北美和华南地区的“双轨通道”,将中美生鲜贸易的交货时间缩短一两天。
从越南的榴莲枝条到中国消费者的手中,从挪威的深海到中国中部的家庭餐桌,共同打造的“双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和跨境电商产业园为核心的“引擎”正在驱动“全球贸易”进入新时代。
目前,花湖国际机场正在大力实施中心运力提升战略,积极培育集冷链配送运输、冷链仓储、生鲜暂存、生鲜微加工、生鲜数字交易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完整生鲜进口产业链。随着“物流+贸易”的深度融合,这座曾经的内陆城市不仅打破了时空界限,也重塑了消费体验和产业生态,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空港出海”。